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加大糧食倉儲設施投入 千億斤新建倉容重點傾斜東北
產糧大省缺庫裝糧 千億斤新建倉容重點傾斜東北
提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東北再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
8月19日,國務院下發《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對吉林、黑龍江等糧食倉容緊張地區,抓緊進行跨省移庫騰倉。下一步全國新建1000億斤倉容重點向東北地區傾斜,爭取用2~3年基本解決東北地區糧食倉儲難問題。同時,暢通“北糧南運”,加強運糧通道及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糧食大型裝車點建設,完善糧食物流體系和節點布局。
實際上,伴隨著東北地區糧食產量的連年增產,糧食儲存庫容問題已經愈加凸顯。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周春玲就提案加大糧食倉儲設施投入。據其測算,僅以黑龍江為例,到2015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預計將達到1500億斤,按照國家給黑龍江省確定的1:0.6的倉糧比計算,該省還需要糧食倉容900億斤,但其現在有效倉容僅有600億斤,缺口尚有300億斤。
新建倉容向東北傾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東北地區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然而年年拔高的糧食產量,愈發使得東北地區庫容緊張問題凸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開春以來,糧食市場持續低迷價格、外銷和加工需求不足,黑龍江、吉林已經出現了歷史最大庫存量,而政策性收儲主體有效倉容和烘干能力的不足,又導致儲糧安全形勢漸趨緊張。
糧食市場的低迷景象至今仍在延續。吉林省糧食局數據顯示,在每周舉辦的臨儲玉米(0, -2384.00, -100.00%)競價交易會上,8月4日~8月8日的周交易會出現了今年競價以來最為低迷的現象:深加工企業成交銳減,省內深加工企業成交數量僅為1.6萬噸,是歷次成交最少的一次。
8月15日,在為尚未成熟的吉林秋糧找“買家”的交易會上,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透露,“吉林省目前有效倉容375億斤,按照國家到2020年基本消滅不合理露天儲糧的要求,吉林倉容缺口270億斤。”事實上,在吉林,糧食露天存儲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70%的收儲玉米都露天存放,帶來嚴重的糧食質量保存問題。
由于吉林不產夏糧,韓福春表示,吉林全省的糧食收購數量、糧食庫存在4月底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糧食企業庫容已超負荷運轉,亟須超前運作,解決好今秋新一輪糧食收購入庫問題。
《意見》明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14億元,支持東北地區新建64億斤糧食標準化倉儲設施和一批散糧物流設施;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維修改造200億斤倉容危倉老庫。改革創新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投資方式,充分發揮地方和社會建倉積極性,鼓勵支持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儲糧。同時,對吉林、黑龍江等倉容緊張地區,抓緊進行跨省移庫騰倉。下一步全國新建1000億斤倉容重點向東北地區傾斜,爭取用2~3年基本解決東北地區糧食倉儲難問題。
韓福春表示,在全國1000億斤的倉容計劃里,吉林省計劃建設100億斤。但記者發現,即便如此,吉林省的倉容缺口都還有170億斤。
“移庫騰倉”布局北糧南運
解決倉容緊張需要多管齊下。《意見》指出,還將暢通“北糧南運”渠道,加強運糧通道及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糧食大型裝車點建設,完善糧食物流體系和節點布局。
近30年來,我國“北糧南運”的糧食分布格局逐漸形成。
東北地區是我國的大糧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東北三省加上內蒙古自治區的糧食總產達到2904.74億斤,占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兩成以上。
“東北糧食產量舉足輕重,全國50%以上的糧食增產來自黑龍江,2013年黑龍江糧食總產量排全國第一。”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南方工業化、城鎮化的速度太快,使得耕地減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北糧南運的格局已經形成”。
“我國目前糧食調出省(區)只有5個,而東北地區占3個。”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曾對媒體表示,東北地區已成為我國糧食產量的“蓄水池”和“穩壓器”。
李國祥的研究結果顯示,1990年~2010年,我國糧食的供求格局已大致形成:當前糧食供給有余的主要是東北區(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冀魯豫區(河北、山東、河南),長江區(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西北區(甘肅、內蒙古、寧夏、山西、陜西、新疆),供給平衡略有余,供給不足的主要有東南區(福建、廣東、海南、江蘇、上海、浙江)、京津區(北京、天津)、青藏區(青海、西藏)和西南區(廣西、貴州、四川、云南、重慶)。
其中,東北區、冀魯豫區在全國糧食安全保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東南區、京津區則相反,供求失衡日益嚴重,自給能力不斷下降。這種分化最終導致了“北糧南運”這一格局的形成。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糧食 億斤 倉容 東北地區 倉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