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公積金管理矛盾焦點:公平性不足 貶值矛盾突出
公積金管理七大矛盾焦點
自1994年我國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經過20年發展,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已經過億,繳存總額達6萬億元。在推動住房分配貨幣化、引導城鎮居民住房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全國實際繳存住房公積金職工達1.06億人;繳存總額6.47萬億元、繳存余額3.27萬億元;累計有1.31億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3.20萬億元,累計向1999萬戶家庭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總額3.72萬億元,貸款余額2.26萬億元。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住房形勢的變化,住房公積金制度與職工在解決住房問題上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效果弱化、公平失衡、風險加劇、矛盾突出以及服務滯后等問題日益顯現。
一是制度作用弱化。近十年來,房價普遍大幅上漲,雖然公積金個貸限額普遍提高,但實際支付職工購房的能力卻逐步遞減。另一方面,對既沒有能力購買商品房,又不能享受保障房的中低收入繳存職工,公積金支持乏力。
二是公平性不足。一是繳存額度少的職工,既承擔了低利率的貶值損失,又因沒有能力買房沒享受到公積金貸款的實惠,反而支持更高收入繳存職工購房,形成了“逆向補貼”或“劫貧濟富”。二是繳存覆蓋面窄,繳存差距大,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職工繳交高額公積金,而住房困難的非公企業職工反而繳存很少,甚至沒有繳存。
有專家表示,當前公積金存在兩個“補貼”。補貼銀行的“掠奪”:大量沉睡資金被銀行低息使用;補貼地方政府:作為全體繳存人所有的公積金,其增值收益每年要上繳地方政府200多億元。
三是管理隱患大。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城市公積金管委會決策功能形同虛設,公積金中心集決策、管理、運作于一體,沒有全國統一的業務標準和操作規范,容易產生擠占挪用、違規放貸等問題,部分行業和區縣分中心存在賬實不符,資金混用、挪用甚至空賬運轉等問題。
四是流動風險凸顯。住房公積金實行屬地化管理,在設區城市內資金封閉運作,相互間無法調劑使用。一方面,一些中西部城市使用率低,結余資金閑置在商業銀行,保值增值壓力大。另一方面,一些大中城市出現資金流動性不足,出現緩貸、斷貸、擠提現象,嚴重損害了繳存職工的住房公積金使用權益。據調查,南京、青島等32個城市個貸率超過90%,而包頭、運城等89個城市個貸率低于45%。
五是數據風險壓力大。當前的分散管理模式導致業務信息系統分散建設,沒有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沒有集中的數據應用級容災備份,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數據標準、接口標準,信息難以共享,難以防范“騙提騙貸”等資金安全風險。
六是貶值矛盾突出。過去十年職工個人賬戶加權平均存款利息僅1.89%,比同期平均CPI低1.0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每個人的公積金每天都在貶值。
七是服務效率不高。住房公積金金融業務委托銀行辦理,部分城市業務須由中心和銀行雙重審核,審核環節多,審批周期長,無法為繳存職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受屬地化管理體制約束,城市之間無法實現資金轉移和接續,難以提供全國統一的繳存、提取、貸款和查詢服務。□
(本組稿件由《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烏夢達葉鋒徐海波張麗娜陳亮楊紹功王浩明采寫)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公積金 公積金管理 公積金管理矛盾 公平性不足 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