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戰理論 統戰理論

全媒體時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監督作用分析

2014年02月27日 09:02 | 作者:劉樹燕 | 來源:中央統戰部網站
分享到: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同志指出: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胡錦濤同志的論述,是針對新的時代環境,將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監督作用提高到一個新境界的重要指導。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只有更好地適應當今時代特征,才能在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下,更好地實現三大職能。“全媒體”作為新時代環境的一個重要特征,極大地改變了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監督實踐。

  1.全媒體改變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監督作用的實踐環境

  全媒體,源于美國一家家政公司,逐漸發展成為涵蓋視、聽、觸覺等調動人們接受資訊全部感官的信息傳播手段的代名詞。全媒體在視、聽、觸三覺充分調動的基礎上,充分融合了傳統媒體與網絡新興媒體的優勢,實現了傳統媒體所不具有的絕對特征:動靜結合、深淺互補、全時在線、即時傳輸、實時終端、交互聯動。

  全媒體時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監督作用的實踐環境發生重大改變。除了傳統報刊、廣播之外,更多音像、電視、電影、出版、網絡、甚至衛星通訊等都加入到信息傳播平臺中來。這種條件使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監督實踐發生從量到質的提升:監督范圍擴大、監督內容豐富、監督形式多樣。全媒體不僅僅加快了情報的流程,更改變了我們每天行動所依據的情報的基本結構。全媒體時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觸角”得到延伸,可以以更多形式、持續無間斷地接觸監督對象的業務行為,改進監督內容、監督方式和監督手段,實現監督“能力”的擴展。

  全媒體對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監督作用也會造成一定的干擾。監督范圍的擴大可能帶來監督權限的“越權”,監督手段的豐富可能造成“侵權”,監督內容的豐富可能形成監督“失權”。在信息規范不夠健全的情況下,虛假信息、惡意造謠、網絡暴力都會影響正常監督功能。“電腦沒有靈魂,但最令人不安的是它正深入人們的靈魂,增強人們心靈的力量,而且不知道將會帶到何方”,全媒體時代的負面作用也是無法忽略的。

  2.全媒體時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發揮監督作用面臨諸多問題

  一是監督能力。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監督作用,一個顯著問題是監督主體履行監督職責的能力程度問題。全媒體時代,新聞事件、焦點人物、轟動事件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全媒體對監督主體提出的不僅僅是技術要求,更包含體力、精力要求。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不僅要掌握必備的網絡信息讀取、篩選、使用技術,還要有足夠的時間和體力、精力支撐自己去完成繁雜的信息追蹤和分析。此外,它考驗著監督主體的“精神素質”——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判斷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監督意識。近些年來的網絡事件,很多網絡事件都是先有網民發現并發布信息,然后引發網絡空間大討論,再經過各大媒體轉載最后由傳統媒體介入從而改變整個事件的走向。整個社會群體的監督意識的覺醒,對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監督作用是一種整體促進。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以更專業的精神、更高的監督質量、更深邃的思維,去應對全媒體時代全民監督意識的覺醒。

  三是監督許可。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監督作用,實踐效果要實現與整個社會的健全的監督制度對接,才有希望實現從媒體監督轉化為現實監督的重要價值。目前我國監督體制建設健全程度,在實現媒體監督和現實監督之間的對接上,從政策導向到技術支持都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3.全媒體時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實踐監督作用的對策

  一是“愿”監督。在我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監督實踐與我國政治制度頂層設計的理想境界依然還有一定距離。同時,鑒于加入政治系統及其政治追求的主導思想差異,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身的監督意識也有巨大差異。全媒體時代的監督,不僅包含傳統政治體制內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對執政黨和政府行為的監督,更意味著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履職行為也成為全體公民的監督客體。全媒體強化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主觀“想”監督的意愿、客觀逼迫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提高“想”監督意愿。

  二是“能”監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具備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研判能力、信息處置能力。現階段,全民監督更多地傾向于負面監督,如果攙雜進惡意造謠和誣蔑,會增加社會發展風險。避免社會風險、及時發現并處置、引導輿論健康發展,是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社會責任。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以敏銳的頭腦發現風險、以高超的專業素質研判風險、以熟練的專業技能處置風險。

  三是“善”監督。善監督有兩個層面:一是監督要以達到善治為宗旨,這是監督主體實踐監督功能的理念層面;二是監督要實現善治目標,這是監督主體實踐監督功能的行為層面。

  關于善治宗旨。我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監督、協商功能的發揮,不是為了把共產黨拉下執政舞臺,而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共產黨減少錯誤,達到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以這樣的政黨關系為基礎,我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實踐監督作用,不是為了某個黨派的一己之利,而是為了達到“公共利益最大化”這一效果,以全社會絕大部分公民的利益為監督實踐的宗旨,幫助共產黨實現“善政”。

  關于善治目標。善治表示國家與社會或者說政府與公民之間的良好合作。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每一項重大監督行動都要堅持以善治為目標。在履行監督職責時,無論是搜集信息還是研判信息、處置信息,監督主體都要致力于為現代社會增加善的變數,以實際行動弘揚善的理念、推進善的行動、增強善的效果。要盡量避免被虛假公共空間聲音所蒙蔽,站在社會整體的視角上處理問題,使社會遠離各種動蕩和風險。

  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指出: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時、度、效。全媒體時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監督作用實踐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獲得監督主體和監督客體融于一身的雙重身份,進入直接民主和代議民主融會貫通的美好境界。在全媒體空間,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愿監督、能監督、善監督”,把全媒體空間監督與傳統政治監督結合起來,增強監督時效性減少黨的執政資源損失,通過全媒體監督理性和監督邏輯的科學化,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善治效果。善治,是全媒體時代政黨監督的價值所在,是全媒體時代賦予的最寶貴含義。 (劉樹燕  山東省委黨校)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監督 民主黨派 無黨派人士 媒體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无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