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誰為“老啃族”減減負
最近有媒體報道了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來自鄉村,抱著改變命運的夢想,邁進城市的大門。然而,憧憬中的生活剛剛開始就發生轉折,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親情要求、農村“泛家族關系”中的人情往來,給他們并不厚實的肩膀加上了沉重的負擔。這群年輕人,被叫做“老啃族”。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為老所“啃”,理所應當。但正是這種理所應當,已經深深傷害著“城一代”的人生“肌體”。他們要么節衣縮食犧牲掉生活品質,要么為求高薪放棄掉事業追求,在親情的壓力之下,他們選擇以自己的夢想為代價,吃力地滿足著一個又一個從電話里跳出的要求,雖然痛苦,卻強顏歡笑。
“城一代”要卸掉過于沉重的“老啃”負擔,觀念需要改變。
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既是道德要求,亦有法律依據,本無可置疑。然而,養育之恩不應異化為“親情利潤”,成為某些急功近利的父母物質變現的手段和工具。
在經濟上,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形成一種理性的互惠關系,而不是變成相互之間的“提款機”。尤其是對于剛剛起步的年輕人,父母應該給他們一個相對完整的發展過程。在孩子工作之初就急切地要將“數十年含辛茹苦”兌現成票子、房子,很容易造成“透支”,折斷子女尚不豐滿的羽翼。
觀念固然要調整,但是更應反思農村發展過程中,激勵和保障機制的薄弱乃至缺失。農村居民增收障礙尚不少,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水平仍待提高,面對這樣的現實,進城工作的子女成為鄉村父母唯一可以利用和依靠的經濟渠道,自然壓力山大。
從某種程度上講,“城一代”承受了城鄉發展失衡的成本。城市“反哺”農村,渠道依舊單一,尤其是輸入鄉村的生產要素、資本要素不足,農民可以利用的增收途徑狹窄。于是,“反哺”變成了“自哺”,父母“老啃”子女。要突破這種困境,只有從繼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上下功夫,讓更多現代化的制度、要素從城市流向農村,帶動農村進步、農民增收。
當觀念有所改變,當農村發展不再滯后,“老啃族”身上的負擔方能卸下。
編輯:付鵬
關鍵詞:老啃族 父母 農村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