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舊人民政協(xié)報網(wǎng)數(shù)據(jù)>港澳臺僑>鄉(xiāng)情 鄉(xiāng)情

200張老地契橫跨三世紀(jì) 字里行間探秘廈門舊貌

2014年01月17日 08:54
分享到: 

  在收藏愛好者陳亞元家的地板上,鋪散著200多張舊地契、租契,這是他花了近30年時間慢慢搜集起來的。不少契約已有破損,但看著這一張張寶貝,陳亞元的眼中滿是喜愛。

  翻翻契紙 就能知道當(dāng)年廈門中心

  這200多份地契中,有一半是廈門特別是島內(nèi)的土地房屋契約,其他的則多是福建省內(nèi)各地的,還有江西等外省的。廈門本地契約提及的地點,多在廈禾路至舊廈門港即現(xiàn)在的沙坡尾一帶,字里行間能看出當(dāng)年舊廈門些許風(fēng)貌。

  “全址在坿寨保打鐵街,門牌第157號三面。言議每年租金計國帑一十二萬元?!比缃竦拇蜩F街157號,在打鐵街與橫竹街的十字路口附近,但早就沒有以前“三層四層樓屋”的狀況。這張1936年的租房契約是當(dāng)時政府所發(fā)的標(biāo)準(zhǔn)格式契紙。

  陳亞元說,翻翻這些東西,就能知道當(dāng)年的廈門中心在哪里。頻繁出現(xiàn)的地點多是以廈禾路、思明南路為坐標(biāo),指出目標(biāo)房屋所在,而相對偏遠(yuǎn)一些的地方,就無法標(biāo)識門牌多少。“前至河,后至溪,左至黃家厝……”一套坐落于黃家厝的房子就是如此標(biāo)明地點的。

  時間上,這些地契最早可追溯至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最晚的到1945年,橫跨三個世紀(jì)。

  從買一枚宋朝銅板開始 搜集各種文物

  “我是看到你們報道89年前的房契,才聯(lián)系你們的,但我的藏品里,房契只是一小部分。”陳亞元說,自己的東西分成了好幾個大類,有錢幣、明信片、老照片、僑批、銅手爐(冬天暖手用)等。他的一間臥室放滿了各種藏品,連床上都是,客廳的擱架上也擺了各式各樣的銅手爐。

  陳亞元年輕時候喜歡書法,一次在文物攤上看到了北宋徽宗年間的一枚銅板,上面的字體是徽宗自創(chuàng)的“瘦金體”,立即買了下來。此后,他就對古錢幣越來越感興趣,開始搜集廈門的各種文物,典籍、圖片收得特別多。

  “以前家人不支持啊,花錢太多。上世紀(jì)90年代,為買本書花了50多元,那時候是大錢??!”“我就一點點攢嘛,后來因為收的東西多,有我不需要的就賣出去,家人看到還能賣錢,也就不大管我了?!?趙晨旭)

編輯:廈門晚報

關(guān)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一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一页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