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兩會觀察:中國宗教界的“新媒體”時代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冽瑋)“我有QQ、微博,還有好幾個微信朋友圈,日常聯絡起來很方便。”年屆五旬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至安12日在北京對中新社記者如是說。
作為主持湖南南岳大廟的女道長,黃至安并不避世,今年她提交了3份提案,就旅游景區新建“古跡”泛濫,宗教房產被占用等問題,侃侃而談。
黃至安說,她的微信朋友圈,有一個是專門用來與宗教界的政協委員交流溝通的,他們活躍其間,通過各種渠道“接地氣”,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責。
她強調,“我們的提案,都是在調查基礎上提出的。”
南岳大廟,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而旅游業作為“無煙工業”,成為一些地方快速“致富”的秘訣。于是,爭搶資源、生造歷史、新建“古跡”成為流行和時尚。
黃至安說,種種旅游亂象,許多網友隨手拍攝后發到網上,她與助手分門別類,予以整理,向有關方面反映。
針對有的地方依然熱衷“宗教搭臺、經貿唱戲”,黃至安指出,這是市場經濟帶來的結果,迎合的是一些人“求”財的心理,屬于宗教信仰異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常務理事洛桑山丹則對“新媒體”的流行感慨不已,他說,在西藏,不僅廣大信教群眾有信仰自由,各寺廟的僧人也有更大的自由來學習現代的東西,大昭寺不少僧人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還有很多寺廟的僧人會使用電腦。
對全國政協委員學誠法師而言,他的“新媒體”時代甚至包含了“萌”元素。
畫漫畫,做道具,捏面人,做動畫……從中國佛教界的“博客第一人”,到用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泰文等9種語言開設微博,再到開通微信公共平臺“龍泉動漫”,學誠法師不斷嘗試為佛法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開辟新媒體的多種渠道。
記者了解到,新近推出的“學誠新語”flash動畫,講述了老和尚與小和尚之間的日常生活和修學,身著黃色僧袍的師徒二人,以淡彩水墨的“萌態”,在微信以及互聯網上廣泛傳播。
學誠法師希望借此傳播社會正能量。他說:“現在網上充斥著大量的負面信息、不實信息和垃圾信息,嚴重污染了現代人的精神空間,需要更多有責任心的人發布一些優質的內容,注入正面的能量。”
編輯:付鵬
關鍵詞:新媒體 宗教界 時代 觀察